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断粮,城破 (第3/3页)
缙之的司隶援兵一到,江州失守,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最后一种可能,也是慕容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杨铎本人不出,派别的将军出城偷营或是北上拦截慕容德所部,那自己能赚到的,不过是一些蜀军人头罢了。 三种可能,不管哪种,自己都是稳赚不赔。慕容函在自己的营地里布下天罗地网之后,就开始静静等候着蜀军前来送死。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时杨铎根本顾不上他,另一件事,打乱了杨铎和慕容函两人的所有计划。 蜀军断粮了。 江州已是军事前线,百姓要么死于瘟疫或饥饿,要么逃到了世国,要么退到了蜀国其他地方。这里除了士兵,就是民夫和军妓等辅助人员,百姓也有,但却很少。这里的一切供给都要靠成都往这里调拨。本来蜀中的粮草辎重三天前就该到的,但不知怎得,直到大战结束,蜀中半点消息都没有。杨铎本人倒没什么,但他手底下的士兵却撑不住啊,不少人都饿的瘫在了地上,连兵器都扛不动了,还有不少伤员急需食物来补充体力和元气。而此时江州城内却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凑不出来了。 杨铎得知情况后,急得满头大汗。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杨铎不是天神,自然也变不出食物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亲自到士兵中去,不断地给他们加油打气、好言宽慰,他希望能用这种精神和意志的力量,来让将士们撑下去。 没有办法,就得想办法。断粮的第五天,杨铎下令全军杀马取肉。 蜀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也有,不过并不多。好在城中还有不少驮马,零零碎碎凑在一起,每个士兵最终还能分到一小口马肉,以及半碗清汤。就是一口肉一碗汤,将许多已经半脚踏入鬼门关的蜀兵又给重新拉了回来。 断粮第八天,成都终于来信了。孟轲在信中遗憾的告诉杨铎,成都储量已经即将告罄,实在是调不出粮食来了,如果杨铎有办法的话,就放手去做。如果没有,那就允许他放弃江州,放弃巴郡,退守成都。 在信的末端,孟轲还隐喻的表示如果你要撤退,那么江州军中的老弱残卒就不要带回来了。让他们留在江州抵御世军。 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这些人回来朝廷也没多余的粮食养他们,不如就让他们在江州多带一些世军下地狱吧。 孟轲已经尽力了,世军三路开战,这让本就元气大伤的蜀国更加一蹶不振。为了让前线将士吃饱好杀敌,孟轲自己每天都只吃一小碗淡粥,皇帝都如此了,其他人可想而知。但就是这么节省,粮食也终有吃光的那一天。经过蝗灾和瘟疫洗劫后的蜀国,早已不复当年繁华。年轻力壮的男子都去打仗了,剩下的老弱妇孺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去耕地插秧?最终,孟轲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得下令,让杨铎视情况放弃江州。 杨铎本以为等来的是粮食,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弃城的命令。这对杨铎等人来说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望着众人迷茫的眼神,杨铎缓缓放下手中的孟轲亲笔信,苦笑道“诸位,陛下让我等放弃江州,你们如何看呢?” 和以往不同,这次众人你望我我望你,谁都没有说一句话。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此刻退兵是最好的选择。城外的世军还在虎视眈眈,他们迟早会发现城中断粮的事情,到那时,只怕想走都走不了了。还不如趁现在世军没有反应过来,早点溜之大吉。 但心里这么想,却无一人敢说出来。大家齐刷刷的看向杨铎,那意思是你是主帅,你说了算。 “退兵吧。”长久的沉默后,杨铎轻轻吐出了这三个字。三字出口,杨铎便好似是抽干了全身力气一般,整个人看上去活活像老了十岁。 我已经尽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