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2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节 (第3/4页)

大量的战略物资通过数百艘大小运输船从朝鲜釜山港运到了对马岛上,在小小的对马岛上,堆积了如山般的枪支弹药,战马近五万匹。

    这些战马是此次闪击战机动能力的保证,虽然华夏已经研制出了用作运输的汽车,但是由于数量太少,从日本下关登陆后,大量的物资主要还是需要靠马驮才能得到快速补充。

    与此同时,在对马岛山的长崎县(这个长崎县不同于日本九州岛的长崎)一个简易的机场已经完成,而在对马海峡上,数艘大型运输船在一艘战列舰分队的护送下即将抵达对马岛。

    这数艘大型运输船都是日前从福州海岸出发,海上装载的正是华夏新式武器飞机,同时还有华夏空军的飞行员。而空军依然沿袭了“夜鹰”的称号,在华夏军队建制中的正式番号是华夏空军第一飞行大队,队长就是原夜鹰飞艇指挥官柳文清少将。

    就在华夏忙碌着准备登陆下关的时候,日本国内已经乱成了一团,自从朝鲜战局完全失利后,日本战时大本营重新评估了此次华日战争。

    在大本营之中,日军高级将领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桂太郎为首的主和派,一派是以伊藤博文为首的主战派。

    山县有朋自从亲自见识了华夏所表现出来的强横实力后,由主战派转向了主和派,认为此时的日本根本就无力阻挡华夏进攻日本本土的步伐,所以极力主张和华夏讲和。

    然而,伊藤博文却认为,此时的日本还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不能够轻易的和华夏讲和,日本还有一战之力,归国舰队即将返回远东,日本国内还有很多的有生力量,应该和华夏抵抗到底,绝不屈服,在伊藤博文的观点中,屈服就意味着亡国。

    最后,日本明治天皇表态,表示愿意和日本国民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向华夏屈服,其实,明治天皇心里很清楚,这一次华日战争是华夏筹划良久的一次战争,就算是日本愿意单方面讲和,恐怕唐健也不会善罢甘休,唐健有志于日本本土,就算同意和日本讲和,唐健提出的停战条件必然是极其苛刻,至少是明治天皇无法忍受的。

    有了明治天皇的支持,伊藤博文的主战派占了上风,在伊藤博文的劝告下,明治天皇颁布了《全国动员令》,指出了日本现在面前空前的民族危机,不管男女老少,明治天皇号召全体国民拿起手中的任何武器和华夏战斗到底!

    动员令很快就在日本本土内激起了热烈的反应,一些日本学校的学生甚至成群结队的走上了街头,到处宣扬日本此次面临的民族危机,号召所有人站出来一起对抗华夏。

    一时之间,日本国内风起云涌。

    就在这时,日本归国舰队已经进入了孟加拉湾,然而,日本归国舰队指挥官伊集院五郎大将却发了愁,此时的南海已经被华夏太平洋舰队严密控制,几乎整个西北太平洋都已经落入华夏太平洋舰队之手。从新加坡进入南海必然会和太平洋舰队遭遇,以归国舰队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是太平洋舰队的一合之将。

    归国舰队到底何去何从呢?伊集院五郎深深的忧虑着。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中铁拳

    伊集院五郎在心里盘算着,如果进入了马六甲海峡,途径新加坡,那么归国舰队在新加坡进行补给的时候,肯定会被华夏的情报部门发现,那么紧接着进入南海,伊集院五郎所面对的就是华夏南海舰队的层层封锁。

    就算是安全无恙的进入了南海,那到底是闯过台湾海峡,还是转道巴士海峡呢?不过,伊集院五郎敢肯定的是,在这两个海峡之上,华夏海军必然是布下的天罗地网,等待着归国舰队飞蛾扑火。

    可是不进入马六甲海峡,难道转道进入印度洋,从阿拉弗拉海途径澳大利亚进入珊瑚海,然后才进入南太平洋,最后绕道米克罗尼西亚全岛?

    那样的话,归国舰队几乎要绕道半个太平洋!只要旅途顺利的话,归国舰队就很有可能从北太平洋安全返回横须贺港。

    但是,这一航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印度洋进入南太平洋,路途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深水港补给,这对于已经绕道大半个西半球的归国舰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况且在澳大利亚北部,珊瑚礁暗布,对于归国舰队中那些年轻军官们的驾驶技术是个不小的考验。

    这一夜,伊集院五郎辗转难眠,脑海中不停的思虑这两条路线究竟会给归国舰队带来什么样的命运。

    直到黎明的曙光照射在桅杆之上的红日旗时,伊集院五郎终于决定了,那就是绕道进入印度洋,从阿拉弗拉海途径澳大利亚进入珊瑚海,进入南太平洋,最后绕道米克罗尼西亚群岛返回国内。

    至少这一条航线相比进入南海要安全的多,星罗棋布的岛屿可以帮助归国舰队隐匿身形,华夏太平洋舰队想要米克罗西亚群岛中追踪到归国舰队并不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