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2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节 (第4/4页)

量华夏陆军,还有那种新式武器。

    山县有朋大惊,连忙召集大岛义昌、寺内正毅等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然而,战斗却在夜幕中打响了。

    张作霖指挥坦克部队和朱连杰的先头部队三千人,在轻装急行军的情况下,提前赶到了汉城外围,和聂士成一起发动了攻击。

    两面同时响起的枪声炮火彻底的击溃了日军的抵抗意识,因为他们发现谣言是真的,从仁川真的有五万大军抄后路夹击汉城了。

    这一次聂士成的进攻比之前都要顺利的多,第一军两个师轻易的就撕开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这一次聂士成采取的战术是“中央突破,两面包抄”。在第一军的两个师撕开日军曾经坚固的防线时,另外两个军也已经对汉城日军完成了两翼包抄态势。

    自此,汉城日军陷入了华夏陆军四面包围态势,真正的成为了四面楚歌了。

    这一次的战斗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惨烈,战斗从晚上战至到天明,又从天明战至到黑夜,直到第三天黎明来临的时候,整个汉城都始终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双方在小小的汉城周边投入了近三十万的兵力。

    血战了一天两夜的汉城像被炮弹犁过了一般,鲜血染红了汉城周围的土地,空气之中,弥漫着炙热刺鼻的硝烟味道。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见李爱妍

    在第二天黎明来临的时候,日军的溃散已经无法阻止,山县有朋命令大岛义昌和寺内正毅严守汉城,自己则带着一众军官从朝鲜南部突围而出,因为那里实际上只有唐健的六千精兵而已。

    经历了一天两夜混战后的汉城最终被华夏陆军攻克,十几万日军被围歼,日军最高统帅山县有朋突围而逃,大岛义昌被炮弹炸伤昏倒被俘,寺内正毅死于流弹,日军高级军官基本上是死的死逃的逃。

    这一次汉城之战比平壤之战的规模还要大,称之为远东近代来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陆军作战也不为过。

    双方共计投入了约三十万人的兵力,经过了战后打扫战场,其中日军在汉城一战中,阵亡了近八万人,五万多人伤亡,俘虏了四万多人,只有不到一万人逃到南方,而华夏陆军伤亡总数超过了五万。

    剩下追击日军溃兵的事情就完全交给了朝鲜义军,义军自从朝鲜战端开始至今,总计伤亡超过了四十万,平民伤亡也不下三十万,总之这一战中,朝鲜的损失是最为严重的。

    日军在汉城大溃败的时候,因为当时情势危急,在汉城之中居然还有几万未曾撤离的日本侨民,朝鲜皇宫在这场战乱中幸免于难,除了城墙有些损坏之外,基本上都维持了原样,日军连撤离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管朝鲜的皇室人员的死活。

    当华夏陆军进驻汉城的时候,虽然城外的硝烟还未散尽,但是仍然有不少惊惶未定的朝鲜百姓在一片狼藉的汉城街头迎接这支胜利之师,在朝鲜百姓的心中,他们已经将华夏当成了是自己的救星,是他们赶走了残暴的日本人,维护了朝鲜的国土完整。

    朝鲜国王李熙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皇宫的大门口迎接唐健的得胜大军,唐健将大军驻守在汉城的外围,为了不致扰民,只带了一个团的兵力进驻汉城皇宫。

    唐健骑着一匹棕色骏马踏上了汉城的街头,聂士成在跟在身后,当唐健来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汉城时,心中一阵感慨,当年的他就是和狼牙四人组一起穿越到了汉城,来到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也是在这里,唐健意外和袁世凯相遇,从此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可是说,朝鲜汉城是唐健的重生之地,同时也是他的发迹之地,特别是在时隔十几年之后,再一次来到这块土地上,唐健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来到汉城皇宫的时候,唐健远远便看到了皇宫门口那一群穿着华丽官服的朝鲜文武百官,领头的一个老者就是朝鲜国王李熙了。

    唐健下马的时候,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动乱,这些朝鲜官员依然衣着光鲜,排场豪华奢侈,怪不得朝鲜会这么弱,都是这些贪图荣华富贵的朝鲜统治者不思进取,这才被日本人钻了空子。

    要是朝鲜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民强的话,恐怕现在也轮不到日军在朝鲜之上横行无忌,当然更轮不到唐健插手朝鲜事务,实现吞并朝鲜的野心了。

    朝鲜国王李熙带领文武百官上前鞠躬道:“欢迎华夏总统进驻汉城!朝鲜百姓对于贵国的帮助表示感激不尽。”

    唐健挥了挥手,说道:“国王陛下不必如此多礼,既然朝鲜已经是华夏的附属国,作为宗主国的华夏自然是有义务帮助朝鲜赶走侵略者,国王陛下就不必客气了。”

    迟早都要成为华夏的一部分,还客气个什么?说的好听一点是帮助朝鲜赶走日本人,本质还是华夏为了自己的国土完整,打击了一下日军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