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节 (第4/4页)
马当先,后方的第十九师士兵开始朝唐古拉山山口慢慢攀爬。 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部延伸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从唐古拉山口开始。 冯国璋的第十九师进入唐古拉山后,就如同水滴掉入了大海一般,远远看去,在雪线以上部分,只见一队如同蚂蚁般的大军缓慢朝唐古拉山口爬去,唐古拉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可谓“近看是山,远望成川”。 唐古拉山口白雪皑皑,云雾缭绕,雷电交加,神秘莫测,在攀登期间,有数十个士兵因为不慎而失足跌落,连同马匹成为了雪山之上的一堆无名枯骨。 冯国璋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正式进入西藏,进入西藏之后,冯国璋的大军抵达入藏后的第一个城镇—安多。 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脚下。 冯国璋在越过唐古拉山之后曾回头一看,只见后方的唐古拉山如同头缠锦锻,身披铠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峡谷之上冯国璋心中感叹,果然隔山跑死马啊,不要看着唐古拉上只有五千多米的海拔,可是当冯国璋带着一支军队真正走过的时候,才体会到大自然的可怕之处。 怪不得当年所向披靡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欲取道青藏高原进入南亚,却因为唐古拉山的阻隔,而只能望山兴叹,败退而归。 虽然冯国璋全军跨过了唐古拉山口,却也损失惨重,在还没有遭遇英军之前,就已经折损了数十个士兵和几十匹战马。 而眼前的这个小镇安多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安多坐落于河谷的出口,在往前就是一望无际开阔的羌塘高原了。 冯国璋带领全军在安多休整了两天,两天之后便又再次朝拉萨的方向进发。 虽然入藏后,崎岖道路两旁雪山连绵,蓝天草原相映,牛羊像珍珠般散落绿野,但是由于空气含量骤然下降,只有水平线的六成,所以,饶是冯国璋身体健硕,可是到了这里也已经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 诸事不顺,冯国璋由东南带过来的那些军官们同样是呼吸困难,高原反应比冯国璋还要厉害,倒是冯玉祥像个没事似的。那些川兵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区,并无太大的反应。整支从安多一路南下,大军走走停停,直走了十多天在抵达了那曲。 到达那曲之后,众人的高原反应才好过一点,不过这样一来二去却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从拉萨方面得到了情报,英军已经发现了冯国璋的部队进入西藏,并提前在拉萨的四周准备,这让冯国璋不得不提高警惕,虽然这一路上算的上顺利,并没有遭遇入藏的英军,但这并不代表英军不会对他放松戒心,相反,越是平静就表示越是凶险。 冯国璋对身后的冯玉祥说道:“冯团长,你派一队斥候到前方打探消息,现在离拉萨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 冯玉祥应声,立即派出由两人一组,总计二十人的骑兵侦查小分队充当斥候,到前方打探消息。 不久之后,其中一对斥候小分队策马归来,奔到冯国璋的面前说道:“报告师长,前方十里处发现一个巨大的湖,不远处还有一支商队。” “商队?”冯国璋疑问道,看来前面那个巨大的湖应该是纳木错了,过了纳木错,再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就可以直接进入拉萨了,在这里遇见商队,应该是从拉萨出来,刚好可以去问问情况。 主意已绝,冯国璋大手一挥:“走,上前看看!”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三十一章 有毒的酥油茶 冯国璋带着几个护卫,和冯玉祥一起朝远处的纳木错湖奔去,一路之上,冯国璋在草原之上,依稀可以看到很多朝圣的信徒,沿着纳木错湖跪拜,行的是五体投地大礼。 广阔的纳木错湖和前方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被藏民称之为圣湖神山,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湖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美丽动人,正是由于这一点,纳木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观瞻朝拜,是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圣地。 所以在一路上,冯国璋才看到有很多藏民虔诚的以五体投地大礼跪拜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 很快,冯国璋便看到远处的纳木错湖边有一支商队正在休憩,冯国璋纵马上前,到了商队的附近,冯国璋便和冯玉祥一起下来,徒步的来到商队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