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节 (第6/7页)
方上的党史办,也就是收收文档出出书,什么都管不了,难免被人轻视。” “是啊,当年我家也被送了几本子乌党史办出的书,”李穆插嘴说,“全都是什么什么时候建立了第一个学习小组,什么什么时候正式城里党支部,谁谁谁什么时候入党,谁谁谁什么时候脱党。听说以前有个老革命上门,说是把他的入党年份写错了。他是49年入党的,被党史办写成了50年。” “解放前入党,那是离休待遇,解放后入党,那就是退休了,这个怎么能不争呢。”王显儿说,“中央党史研究室管的,那就更加厉害了。哪里的老革命都没有中央多,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是在京城扎堆。谁在哪一年入党,这个就关系到资历问题了。历史上犯得什么错误,谁要负主要责任,谁要负次要责任,谁是被逼无奈同流合污。还有历史上做出了成绩,谁有功劳,谁有苦劳。这都是要靠党史研究室来研究的啊。现在基本上每一个高级领导,都会有靠山,然后靠山还没成长起来的时候,又有他们的靠山。这些靠山的靠山,或者靠山的靠山的靠山,就是党史的研究对象,所以党史研究室是很重要的机构。” “原来是这样啊。”李穆总算是明白了。 “党史研究室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要研究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现在的执政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你哪一个政府部门甚至是九大长老想要推行什么政策,都要党史研究室从历史上找到依据敲边鼓。所以党史研究室里的职位,虽然说一点油水都没有,但是能够拿到很多的人情,万一撞上了九大长老的需要,更加是无数的商业机会。只要外面有人配合,一年弄个十几亿的都不算什么。” “你打算去配合你爸?”李穆对此有些怀疑。虽然说王显儿曾经试过一单生意赚几亿,不过那主要是马千竹的功劳,接下来是李穆的运作和平台。王显儿不过是提供了一些消息,还利用了自己神农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至于具体的商业运作,王显儿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天才来。 王凌帮了人家,人家欠了你一个人情,还人情的时候,多数是给一个商业机会,坐着等收钱的不是没有,不过钱会少很多,而且会惹人妒忌。要是王显儿到处瞎掺和,肯定会有很多亏本的,到时候别说一年十几亿了,一年到头忙下来,可能还不如把现在那十几亿存到银行里面收利息。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三 “没有啊,我爸给我找了个新的工作,算是公务员吧。”王显儿说,“本来我不是很想去,但是我爸和我说了。在外面胡混总不是个事,容易招惹是非,而且名声也不好,再说我用了这么多年读书,也不应该白白浪费了。更重要的是,我爸跟人帮忙,除了商业上的机会,还能要求别人在官场上照顾照顾。可是我爸都已经当了那么久的省政协副主席,哪里还有人要照顾啊?只能让他们去照顾我了。再说了,党史研究室虽然很重要,还是中央的直属机构,但说到底是一个事业单位,家里没有一个人在政府,我爸总觉得不安心。不过那个单位……哎,也不知道我爸是怎么想的!” “哦,是什么单位啊?”李穆随口一问,“总不会是监狱把?”上辈子王凌没能调任到党史研究室,继续在政治冰箱里面呆着,把王显儿弄到了一个大监狱里面做总工程师。虽然名字不太好听,不过那可是一个很肥的职位。现在王凌拿到了好职位(大概是吧?),应该不会再去监狱了吧?京城里面闲职多得是。 “你怎么知道?”王显儿瞪大了眼睛问,“我爸给我运作了半天,先是说去中央办公厅,然后说去国务院,还说去人大政协什么的,谁知道最后办下来,居然是去监狱,差点没把我给气死。说是去京城第三监狱当一个什么总工程师,前几天刚刚去报到,还没正式上班呢。现在我都闹不清楚这个监狱里面的总工程师是做什么的,难道是布置电网的?还是新建监区的啊?这两样我可一点都不懂。” “这个都有,不懂也没关系,反正你手下会干这个的人多得是,你只要签名就行。”李穆告诉她说,“监狱里面不是有很多工厂什么的吗?里面组织生产设备维护什么的都是总工程师管的。”其实这还是上辈子王凌告诉李穆的,“里面的油水可丰厚了,而且危险性也不大,是一个很好的职位。”对于冰箱里面的王凌来说,这是他能够为女儿弄到的最好职位了。可是对于出了冰箱的副省级干部,其实也不算什么。至于她任职的京城第三监狱,这也太巧了吧?李穆今天的目标就是那里啊。 “是这样的吗?你懂得真多。”王显儿很自然地说,“到时候我先看看怎么样再说吧。反正我父亲在党史研究室,我要去坐监,生意的事情,只好拜托你了啊。”她看了看李穆,发现李穆没有什么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