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_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压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压机 (第3/4页)

者需要的扩散泵功率大的足够推动一艘航空母舰。

    格鲁门的这套设备不仅是功率巨大,控制难度就更是可怕了。翼匣工件的加工精度是0.005英寸,这是多少呢?127微米。相对于翼匣主承载结构七米的长度,屠基达比喻的雨伞那么大的1微米i芯片恐怕还是往多了说的。

    而且别忘了,127微米的加工精度,是完全依靠数控系统进行的自动焊接。传说中的八级工加工精度能够达到10微米,也就是一丝,但那是在工件至少能拿上机床的前提下。

    请想象一下,这个数控系统是在举着一个七米长、一米宽、半米高,重达一吨的工件,将加工精度保证在了10丝的级别上。

    这一点,绝非人力所能及。而这个加工过程,是完全不可视、不可控制的。操作人员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有相信这套设备的可靠性。

    更不用说这套设备运行中的防尘、恒温、恒湿条件,与晶圆厂的光刻车间要求都是相差无几。

    格鲁门这套设备是不是“傻、黑粗”不好说,但大那是真大的让人心旌摇曳了。

    这套设备的要求,确实是超过了当前中国的工业最高水平,不是单纯堆钱就能堆出来的技术。哪怕是胡文海,他也不过是钱多的花不完,又不是重生带了个红警基地车。

    胡文海苦笑道:“屠老您真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和格鲁门的关系再好,这种要命的技术也不会出口。如果是钱的问题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这个我恐怕实在是无能为力。”

    屠基达连忙摆了摆手,失笑道:“我当然知道,格鲁门是不可能给我们这个技术的,不会拿这种事情来和胡总开玩笑。实际上,美国人之所以搞一个这么夸张的真空电子束焊设备,不是他们技术就是这么好,相反他们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

    “没有办法?”

    “对,美国人是没有办法才去做真空电子束焊的。”屠基达重重的点了点头。

    “胡总你想,翼匣主承载结构如果本身就是一体的,不需要焊接的话,是不是比技术再好的焊接件都更可靠呢?当然,普通的加工手段不行,必须用万吨水压机对工件进行锻造。”

    胡文海愣了一下,傻傻的点了点头。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就是这么回事。”屠基达的语气充满了自信:“格鲁门开发电子束焊技术,是因为没有能够满足翼盒加工能力的万吨水压机。美国人最大的水压机是四万五千吨级别的,不足以满足翼匣的加工需求。世界上唯一能够满足加工f14翼匣要求的水压机,是苏联的七万五千吨级水压机。所以说,如果我们能有苏联的七万五千吨级水压机,翼匣完全可以不用真空电子束焊!”

    “那个啥……”

    胡文海咽了口唾沫:“屠老你把地球仪拿来,我再研究一下……”

    “啊?”屠基达我伙呆:“胡总说的什么地球仪?”

    “没啥,不好意思脑袋短路了……”

    七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胡文海觉得说不定搞定格鲁门的真空电子束焊接还更容易点。

    中国是什么时候搞定八万吨级多向模锻油压机的?胡文海回忆了一下,好像是2012年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才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以后,在重工业领域彻底傲视群雄。

    但那是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工业体系都升级过几次了,兜里更是真.土豪不差钱,才有心气去玩这个大玩具的。

    不过要说美国人在万吨水压机上,也确实是比苏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在最高水平上被苏联超越了将近一倍,这个就不说了。哪怕是美国铝业拥有的四万五千吨级水压机,因为三梁四柱的设计结构落后,运行能力最多只有五百万次就要报废。加工能力和成本上,更是被苏联完爆。

    但那是苏联,不是八十年代的中国。

    不论是真空电子束焊,还是七万五千吨级水压机,哪怕胡文海是开了gldenthigh,要在中国搞出来都非得有十年的苦工和巨额投入不可。

    “屠老,就算是我同意支持搞七万五千吨级的水压机,您想过这需要多大的投入和多少时间吗?少说十年,否则根本见不到成果。再说别看我好像手上有几个钱,可和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入比起来,我这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

    “不就是十年吗?”屠基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