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_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 (第4/4页)

团所有人都恭敬的向着山崎正孝行礼,尤其是这次竞标团的主要负责人,业务课的远藤课长简直激动万分,不住的低声问道:“常务,这样真的可以吗?这样的低价。我们的成本……”

    “这是社长亲自批准的。你们尽管执行就是!”山崎正孝虽然板着脸。但分明眉眼都带着笑意。

    “我就稍稍透露一点消息给你,这可是三菱重工的最高商业机密!”

    “嗨!”远藤连忙把周围的人都赶走,只留下了他和山崎正孝在这一片空位上。

    “社里已经决定把一批非关键部位的零件,交给中国企业负责生产。最妙的是,生产设备还是中国人花了钱买回去的!有了中国人的廉价产品,我们的成本才能压缩下来!但是不能让船东们知道,我们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件,明白吗?”

    “太好了!只是。中国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吗?”远藤双目放光,但还是有些疑惑。

    “放心吧,我们三菱会派出工程师,手把手教会中国人如何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不愧是山崎常务,这次多亏了您啊!”远藤连连点头,不失时机的将马屁送上。

    不提台下这一番魑魅魍魉,经过两轮竞标,伯恩哈尔最终还是选定了三菱重工的报价。虽然仍然比现代重工的价格高了大概10%,可这点溢价对马士基来说。只当是充值信仰了。毕竟是世界造船业的老大,三菱重工这块牌子。怎么也值个一两千万。

    而敲定了三艘油轮之后,伯恩哈尔又开始了下一个标的的竞标。这一次15艘三万两千吨的散货轮,可是搅动了所有造船厂的关注。尤其是孙厂长,别看散货轮利润不高,可总价高啊!对于患上外汇饥渴症的中国来说,总价妥妥要超过三亿美元的15艘散货轮,赔钱拿下来都是划算的!毕竟国内采购花的都是人民币,可收回来的却是美元啊!

    19八5年的三亿美元——这t是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十分之一!

    话说回来,孙厂长目前手上捏着的一百多万吨订单,已经顶的上目前中国国库一半的外汇储备。如果能拿下马士基这一单,最终订单量能突破三百万吨的话,那中船总公司到明年6月之前,足以让中国外汇储备翻上一番!

    “玛德,拼了!”孙厂长的手都有些是抖的,捏着已经填好的标书,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概,走上了送交标书的道路。

    伯恩哈尔并不知道这个订单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拆开的无数份标书中略不普通的一份而已。

    不过按照顺序,他首先唱出来的还是日本的造船厂投出的标书。

    “三菱重工,19八6年6月,四亿五千万。”

    “川崎重工,19八6年八月,五亿。”

    “石川岛播磨……”

    听到日方的报价,朴在京不由低声笑了起来。之前三菱的突然降价让他紧张不已,以为是日本人眼看着中国人顶不住,要亲自上阵和韩国人打价格战。目前看来,日本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雄起坑了现代重工一次,可到了三星重工这里,却又萎了回去嘛。

    嘿,难道真是天命在三星不成?

    “三星重工,19八6年3月,三亿八千万。”

    朴在京把后背挺得笔直,顾盼自雄,颇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架势,似乎马士基这15艘散货轮的订单,已经尽在他的掌握。

    其他几家韩国重工企业的报价当然没有他的有竞争力,而东南亚的几家造船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优势不在走量为主的散货轮上,似乎三星重工真的已经胜券在握。

    伯恩哈尔终于拿起最后一份标书,高声唱了出来。

    “大港造船厂,19八6年3月,三亿五千万。”

    “阿西——”

    朴在京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大港造船厂的方向,眼睛瞪的好像要掉出来一般。暴怒的脏话憋在嘴里,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他们哪来的短期造船工期?

    而其他几家韩国重工企业则一脸凝重,中国低端造船能力深不见底,日本人高端造船业成本下降。

    韩国造船业,接下来要怎么办?

    一股寒意,罩上了韩国人的心头。(未完待续。)

    ps:  每天至少睡12个小时,还是身体虚弱,这么长时间按说血应该补回来了吧……

    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