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第1/2页)
他的话没说完,厉便补充:“你说的阵痛,我理解为部落融合后带来的权力争夺和新人与老人之间的矛盾,对嘛?” 常念嘴角弯弯,眼睛也闪着光,点头道:“是的,你的方法不仅降低了部落融合的阵痛,也能让新来的人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比如,我们其实可以每十日在内城举办一次内部的交换集会,集会期间可以允许每个部落派出十到二十人进入,不仅是为了物品流通,同时也是对外的一种展示,让外城的人见一见内城的繁华,他们自然也会期待和向往这样的生活,从而努力达到我们定下的要求。” 虽然厉已经接纳他用种植代替狩猎的生存方式,但对农业依然没有完整的概念,他仔细分析道:“之前我和你说过一亩地的概念,今天就说的再细致一些,一亩地所产的粮食足够养活一个人,而像一个成年男人如果全力劳作,他足可以完成一百亩地的播种。” 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宋朝时一亩地的产量就已经能养活一人,何况他还是带着前世科学种植经验穿过来的人。 至于说一人能种一百亩,这也有历史作为依据。 史书上关于井田制的记载十分详细,不只有类似于周有经界,中有水沟,阡陌纵横,井然而生的样貌记载,还记录了一人可耕种的面积。在没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情况下,商周的农民一人耕种面积就已100亩。 所以他的一亩地养活一个人,一人耕种一百亩这个构想绝对不是在画大饼。 厉仔细咀嚼他的话,半天才说:“你的意思是说未来只需要一部分人负责种地,其他人则是可以做别的,比如建更好的房子,比如纺织制衣,再比如造纸修路。”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现在我们的状态是为了生存,那以后延越就是要生活的更好。” 再多的常念没有说,因为太美好的构想反而像是梦。 “好,那我便与你一起期待更好的生活。”厉说着就要伸手揉常念的发顶。 虽然很开心能与厉同频,但是常念仍没忘记刚才自己为何恍惚,这是第一次他歪头躲开了厉的手。 刚刚气氛太好,厉这个动作几乎是下意识的,直到手掌落空,他依旧没有收回来。 常念怕躲闪的太明显,赶紧找补说:“又不是小孩子了,不准总摸头,会长不高的。” 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并没有什么异样,但厉就是觉得,今天的小狐狸似乎不太一样,这种与往日细微的差别让他十分不舒服,那种曾经感觉到的即近又远的隔膜感再次出现。 常念对此似有所觉,他只得用正事冲淡这种不适。 “刚刚与你说这么多,主要还是为了这几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